“一校多区”怎么管 (光明日报)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03-04-04浏览次数:4269


本报记者 曹继军

????1990年以来,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,高校纷纷异地增设新校区或多所高校合并办学,形成了“一校多区”的办学格局。在“一校多区”办学条件下,如何进行有效有序的科学管理,是大学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????日前,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樟杰研究员接受采访时,向记者展示了上师大的“答卷”。

  

“一校多区”不是简单的加法


????有一种观点认为,一校两址、多校区办学不利于高校的发展。但是,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,多校区办学是不可回避的现实。

????林樟杰说,既然这是一个现实,那么管理者就应该研究这个现实。一校多区,不是多造了几幢楼,多招了几千学生这样的简单加法。学校可以通过新老校区的协调管理,通过新老校区教育资源的统一配置,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升内涵,从而提高整体办学效益。

????新校区建成后,上师大确定了“以条为主、条块结合”的管理思路,保证新老校区之间协调管理。在新校区,所有校领导都有办公室,都会根据需要轮流在此办公;每天晚上,至少有一位校领导和两位处长住在新校区。今年下半年开始,学校机关将有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干部到新校区办公。学校还成立了奉贤校区工作党委和奉贤校区管委会,强化新校区区块管理。科学地调配新老校区办学资源,使学校在多校区办学格局中获得新的发展。上师大原本具有深厚的文科优势,学校借助新校区的崛起加强了理工科建设,建工、机电、数理信息、生命科学等学院纷纷在新校区“安营扎寨”,全校本专科专业数发展到70多个。以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并入上师大为契机,旅游学院也将落户新校区。目前,奉贤新校区容纳了7200名学生,今年更将达到9300人的规模。老校区则考虑重点发展研究生、留学生教育,办好成人教育。

  

一校多区,更要注重“校魂”传承


????一些专家担心,在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中,新老校区的场域区隔造成学校文化的断裂,进而影响到“校魂”的传承。

????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,上师大精心安排跨校区的文艺活动、体育比赛、学术交流等等,使新校区的文化与原文化情境顺利对接。

????开始于1988年的“文明修身”活动,以清洁校园为抓手,引导学生“扫一屋、而后扫天下”,是上师大校园文化的重要成分。新校区建成后,文明修身活动及时向此延伸。

????为了保证成功“对接”,学校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文明修身活动的视频材料,又专门召开了规模盛大的动员大会,校领导讲文明修身的缘由、目的、做法,老校区学生代表谈文明修身的体会、收获。会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,要让文明修身在新校区开出更美的花朵。

????党的十六大召开前,学校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了“感受新变化,喜迎十六大——看奉贤校区”创作活动,并举办了热烈隆重的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。活动持续近一个月,收到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美文等数百件作品,增进了两个校区之间的了解和交流,为营造和谐、一致的校园文化发挥了作用。

????一条50公里的光缆把新老校区连接起来。老校区开学术讲座,新校区可以即时共享;新校区名师讲课,老校区的学生也可以一块儿收看。在今年的社会科学学术报告会和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一览表上,“奉贤校区”成为高频率出现的字样。


来源:2003年4月3日《光明日报》

热点新闻
最新要闻